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加强国家版权局网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3:27:29  浏览:820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国家版权局网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家版权局


关于加强国家版权局网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权[2003]9号




国权[200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

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自2000年9月正式开通以来,在促进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宣传普及版权保护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版权局在建设政府网站时,虽然在栏目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受人力、财力和技术手段诸多方面的限制,网站内容不够充实,不能满足栏目设置要求,特别是未形成国家局与地方版权局信息传递和工作互动的有效机制,政府网站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国家版权局决定对其政府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并于近期正式开通。为加强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加强版权社会监管、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方面的作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的改版情况

2002年10月起,国家版权局网站改版工作开始启动,2003年2月底,网站改版工作基本完成。此次改版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和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版权社会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版权管理部门的执法效率;强化著作权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和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加强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反映全国版权保护工作动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便捷有效的版权法律知识服务。

国家版权局网站改版后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充实,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了“打击盗版”栏目。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栏目及时了解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版权局下发的查禁各类盗版品的最新文件,查询了解最新的盗版品名录。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直接依据国家版权局网站发布的有关查禁盗版的文件、反盗版信息及其盗版品特征等情况对市场进行监管,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

(二)、增设了“内部交流”(BBS)栏目。通过此栏目的设立,建立一个全国的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信息交流平台。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将当地的有关版权要闻、重大活动、工作情况等通过网站报送给国家版权局,也可以通过“内部交流”栏目提出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国家版权局将通过“内部交流”栏目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三)、优化了“版权动态”和“版权公报”栏目。在“版权动态”栏目中,各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家版权局和国内外版权界发生的最新的新闻,掌握国内外版权保护的最新动向;在“版权公报”栏目中,拟将国家版权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版权公报》刊物以电子版形式予以公开,社会和公众可以随时获得国际版权界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

(四)、进一步丰富了原有栏目的内容。“法律法规”栏目中增加了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律法规及其英文译本;在原有的动态新闻基础上增加了专题新闻栏目,对版权工作中最新的热点问题进行报道与研讨;改版后的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还将进一步侧重版权保护的普法工作,增加社会和公众获得有关版权保护信息的渠道。

二、以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为依托,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版权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国家版权局政府网站,是贯彻十六大精神,运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版权社会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措施。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版权局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版权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各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版权局网站建设和信息交流工作。

加强网站建设、做好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是加强版权社会监督、把握版权保护工作方向的重要前提之一。加强信息交流工作,有利于国家版权局对全国版权工作方向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全国版权保护工作的动态,有利于全国版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版权局要充分予以重视,积极配合国家版权局做好网站建设和信息交流工作。

国家版权局将把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网站反馈工作的情况,作为考察地方版权保护工作是否积极有效的一项内容,与先进评选工作结合起来。

(二)、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网站信息交流工作。

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推荐一名工作人员为通讯员(推荐表格见附件),负责本地版权保护工作的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版权局分配的密码,以登录国家版权局网站的“内部交流”栏目的形式提供信息。

请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将通讯员推荐表于2003年5月10日前传真到国家版权局版权司信息宣传处(010-65280038/65264622)。

(三)、信息报送的具体要求。

各省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每周至少向国家版权局网站报送一次本地区的工作信息(城市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信息通过本省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汇总报送),每条信息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对重大侵权盗版线索、时效性较强的重要情况,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信息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发现随时上报。部分地区不具备网络报送条件的,可以通过传真方式报送国家版权局版权司信息宣传处。

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作部署的信息反馈,即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报送对国家版权局年度或专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2、日常工作的信息交流,即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宣传培训、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反盗版信息等动态性情况;3、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例,即本地区有关版权重大案件的发现、查处及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4、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的信息主要通过“版权动态”和“反盗版信息”两个栏目反馈。





二OO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发[2004]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今年以来,各地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贯彻落实去年教育部全国学校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今年4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国学校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也应当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也发生了不少学校安全事故:

  今年2月8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中学学生寝室发生火灾,烧毁房屋两间过火面积240平方米,220名学生的床铺及其他生活用品全部烧毁;6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一学生在收取挂在宿舍外晾晒的衣物时发生触电事故;8月16日东北师范大学加油站,一辆运油的油罐车发生爆炸失火,造成一死两伤;12月7日,北京交通大学第三学生食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00平方米,烧毁厨房操作间及桌椅等物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1人烧伤。这些事故说明,必须继续提高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目前进入冬季火灾高发的危险期,元旦、春节和寒假也即将到来,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二、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要立即开展一次学校安全大检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力量严格排查安全方面的管理漏洞和事故隐患,要把学生宿舍、校外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食堂餐厅、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礼堂、会议室、锅炉房等场所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对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违章使用电器等现象继续清理整治,对学生宿舍没有按住宿学生数配备固定插座的要进行整改。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同时做好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和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四、要加强安全工作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单位各部门和学校要关注和加强各中小学和民办学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加强学校食堂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要将各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如果条件具备的,要进行安全工作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各高等学校将安全大检查和整改情况于2005年1月15日前报我部发展规划司。我部将会同公安部于明年春季组成联合督查组对部分省市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和督察。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法发[2009]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条例(试行)》已经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给予支持、配合。


  2009年10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条例(试行)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法院外部监督机制,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是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基层群众中聘请的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以及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员。


  第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由有关组织推荐,并须征得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向受聘的特约监督员颁发聘书和《特约监督员证》,并向社会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每届任期为三年,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补。
  特约监督员在任期内本人书面要求辞去特约监督员工作的,由最高人民法院予以解聘。


  第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应坚持依法有序、务实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的工作职责:
  (一)监督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法律、法规和作出司法决策的情况;
  (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公正司法的情况;
  (三)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审判作风、廉洁自律以及遵守法官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
  (四)监督其他有关事项。


  第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履行职责的方式:
  (一)可应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工作会议;
  (二)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特约监督员专门会议;
  (三)旁听依法公开审判案件的庭审活动;
  (四)可应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工作的专项检查活动;
  (五)反映或转递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和法院工作人员批评、意见、建议或者举报材料;
  (六)听取和了解所提意见、建议和举报等事项的办理情况;
  (七)其他合法有效的监督方式。


  第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开展工作应当保守审判、执行工作秘密,不得利用特约监督员的身份进行与监督员工作不相符的活动。


  第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应积极协助、配合和支持特约监督员依本条例规定行使监督职权,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答复询问,及时办理并反馈反映、转递的事项。对阻挠特约监督员履行职责,拒不接受监督或打击报复特约监督员的,将依照有关法律和纪律予以严肃处理。


  第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负责特约监督员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